廣州國際茶文化節
摘要:廣州有著悠久的茶葉對外貿易傳統,是中國歷代茶葉國際貿易的主要口岸,現在北京故宮博物館還珍藏有康熙帝在1685年的親筆御批,欽定廣州作為全國唯一的茶葉對外通商口岸,成為中國通往歐洲的“海上茶瓷絲綢之路”的一個起點。幾百年來廣州一直是中國最大的茶葉集散地、最大的茶出口外銷口岸、最大的茶消費市場;也是當今較為活躍的茶文化發展基地。隨著茶經濟逐漸繁榮、茶文化事業蓬勃發展,茶文化已經逐漸形成為廣州這座歷史文... [閱讀全文]
摘要:廣州有著悠久的茶葉對外貿易傳統,是中國歷代茶葉國際貿易的主要口岸,現在北京故宮博物館還珍藏有康熙帝在1685年的親筆御批,欽定廣州作為全國唯一的茶葉對外通商口岸,成為中國通往歐洲的“海上茶瓷絲綢之路”的一個起點。幾百年來廣州一直是中國最大的茶葉集散地、最大的茶出口外銷口岸、最大的茶消費市場;也是當今較為活躍的茶文化發展基地。隨著茶經濟逐漸繁榮、茶文化事業蓬勃發展,茶文化已經逐漸形成為廣州這座歷史文... [閱讀全文]
摘要:青島韓國美食節,走在青島的大街小巷,無處不感到“韓流”的存在,富麗的韓國駐青總領事館、正宗的韓國料理、韓式住宅、韓國城、韓國服裝行、中韓歌會、韓國周活動、韓語新聞節目、韓語版雜志等等?。簡介隨著中韓經貿合作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韓國人到青島居住生活。據商務部網站五月份發布消息,青島的韓資企業已超過四千家,成為中國境內韓資企業最多的城市。韓資企業中從業人員超過四十四萬人,占青島市外資企業從業人員的百... [閱讀全文]
摘要:普洱茶原產于滇西南,是以其集散地普洱府合名的,元朝時被稱為“普茶”,在明朝萬歷年間才定名為“普洱茶”。 經歷千年的歲月流轉使“普洱茶”積淀下了無與倫比的文化寶藏,從三國時的“武侯遺種”到《紅樓夢》中的“ [閱讀全文]
摘要:2008年12月19日晚上,首屆三亞國際啤酒節在鳳凰島開幕。此次啤酒節期間,三亞力推“三亞與世界共飲”的狂歡主題,在半個月的狂歡節期間,主辦方舉辦系列啤酒文化活動,來自美國、俄羅斯、德國等10多個國家和 [閱讀全文]
摘要:桂林米粉節于2007年開始在廣西興安縣城舉辦,已經舉辦五屆了,計劃是每年的“五一”黃金周開幕,由于2008年的節假日改革,4月28日-5月3日或8月20日-8月30日。背景介紹兩千二百多年前,秦始皇為成 [閱讀全文]
摘要:藏歷年,流行于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的傳統民俗活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閱讀全文]
摘要:侗年,流行于貴州省榕江縣的傳統民俗活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閱讀全文]
摘要:彝族年是流行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民俗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閱讀全文]
摘要:土家年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土家族一個重要而古老的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而獨特的風俗習慣,代代相襲。雖然,這種過年(土家語:儂咔)被提前了一天而被稱為過趕年,但其在長期的 [閱讀全文]
摘要:中元節,是道教名稱,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佛教則稱為盂蘭盆節。 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它的誕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七月乃吉祥月、孝親 [閱讀全文]
摘要:苗年,苗歷的年之首,英文nongx yangx,苗語稱"能央",是苗族人民的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閱讀全文]
摘要:羌年,流行于四川省理縣、茂縣、汶川縣、北川羌族自治縣23個鄉鎮的羌族聚居地的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閱讀全文]
摘要:賓陽炮龍節是融合了漢、壯民族文化特色的一項綜合性民間節慶系列活動,流傳于廣西南寧市賓陽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閱讀全文]
摘要:三月三是畬族的傳統節日,每年在這一節日里舉行盛大歌會,并祭祖先拜谷神,載歌載舞,熱鬧非凡。并且,還要吃烏米飯,緬懷祖先,款待來客,故"三月三"又稱"烏飯節"。 [閱讀全文]
摘要: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歷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斗牛、斗羊、斗雞、賽 [閱讀全文]